2015樹德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暨高中職學生專題競賽辦法
一、活動主旨:為鼓勵本校管理學院暨全國高中職學生參與專題研究,並展示管理學院各系大學部學生暨高中職學生專題研究成果,特舉辦本項競賽,以增加學生知識分享機會,提昇學生組織邏輯及簡報表達之能力。
二、主辦單位:樹德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承辦單位: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暨會議展覽與國際行銷學士學位學程
三、參賽資格:本校管理學院大學部在學學生暨全國高中職在學學生
四、發表主題:展示學生多元的學習成果,發表主題為管理領域相關研究議題均可
五、發表會時間與地點
(一)發表會時間:民國104年5月15日(五) 13:00 至 17:00
(二)發表會地點:樹德科技大學管理學院T208 及 圖資大樓 LB102、LB104、LB105、LB106
六、報名程序:
(一)報名方式:大學部由樹德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各系推薦參賽,每系推薦優秀作品以不超過三組為限。高中職由各校推薦優秀作品,每位指導老師至多推薦三組為限。
(二) 截止日期:收件日期至民國104年4月23日(四)17:00 止 (以郵戳為憑),逾期視同放棄。
(三) 繳交資料:參賽隊伍需繳交「報名表」、「切結書」及三份「專題作品」書面資料,寄送至本校國
企系辦公室,並同時須以電子郵寄方式傳送至cjmao88888@gmail.com (毛志仁老師)。
(四) 成績公佈:初賽結果在104年5月04日(一) 公告於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網頁。
決賽結果於104年5月15日(五) 發表當日進行現場頒獎。
(五) 聯絡資訊: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助理沈尹婷小姐,聯絡電話:07-6158000轉3302。
(六) 寄件地址:高雄市燕巢區橫山路59號,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收。
七、評選方式
(一)評選委員:由管理學院各系分別推派1位老師擔任評審(以未指導學生參加本項競賽為原則)。
(二)評選方式:本次競賽評選方式分初賽及決賽兩階段進行,說明如下:
1. 初賽: 第一階段初賽為書面審稿,受理各推薦之優秀作品,專題作品以不超過A4紙張12頁為原則,稿件格式請參閱附件,初賽書面審稿評審標準為「專題創意性(20%)、專題應用性(30%)、內容嚴謹性(30%)、成果貢獻性(20%)」。
2. 決賽:針對初賽書面評比成績前10名隊伍,於104年5月15日進行決賽,各參賽隊伍必須於決賽當日蒞臨專題競賽決賽會場,進行專題口頭簡報,每組報告10分鐘,提問與回答5分鐘,共計15分鐘。口頭簡報評分標準為「專題研究創意(10%)、專題論文架構與成果陳述(20%)、簡報製作及發表能力(30%)、簡報答詢表現(20%)、簡報時間控制及服裝儀容 (20%)」。
3. 評比標準: 初賽書面評審佔總成績30%,決賽報告評審成績佔總成績70%,名次由總得分高低排序,若總得分相同,則取決賽報告成績得分較高者。
八、獎勵辦法:獎項分為大學類及高中職類,各類獲頒獎狀與獎金如下:
第一名: 取1組,頒發獎狀乙紙與獎勵金新台幣5,000元。
第二名: 取2組,頒發獎狀乙紙與獎勵金新台幣3,000元。
第三名: 取3組,頒發獎狀乙紙與獎勵金新台幣2,000元。
優 勝: 取4組,頒發獎狀乙紙與獎勵金新台幣1,000元。
佳 作: 數組,頒發獎狀乙紙。
九、發表議程及其他未定事項,另行公告之。
附件一
2015樹德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暨高中職學生專題競賽
稿件格式說明
1. 請務必參照下列格式撰寫,未依照格式撰寫者將不予刊登在論文集。
2. 專題論文內容,除題目、校系、同學與指導教授之資料外,依序至少應包括:
(1)中文摘要與3-6個關鍵詞
(2)研究目的
(3)結果分析
(4)討論與建議
(5)參考文獻
其餘如研究方法、文獻回顧、產業概況、企業概述、經營問題分析診斷或實務現況、輔導或學習過程…等,可視需要加入。
3. 文稿請以個人電腦,Office2003之文書處理(Word2003)。其基本的格式為:A4紙張,邊界上下各留2.54cm,左右各留3.17cm,內文字體為標楷體(英文稿為Times New Roman)12字型,段落為最小行高18點數,與前段距離6點數,頁碼置於下方中間處。
4. 專題論文內容限制12,000字(以不超過12頁為原則)。
5. 請以「論文題目」存為檔案名稱,並將完成之專題論文存成word檔與PDF檔,以電子郵寄方式傳送至國際企業與貿易系毛志仁老師信箱(cjmao88888@gmail.com)。
6. 首頁內容如下:(舉例說明之)
專題題目:國際貿易制度之研擬 (20點字、置中)
學校及科系:樹德科技大學○○系 (16點字、置中)
指導教授:林○○教授 (16點字、置中)
學生:張○○、吳○○ (16點字、置中)
摘要 (20點字、置中)
摘要內文 (12點字、左右對齊)
.
.
關鍵字 (12點字、置中)
|
7. 正式段落標明方式:
第壹章 前言 (18點字、置中)
一、研究工具 (16點字、左右對齊)
(三)工作說明量表 (14點字、左右對齊)
|
8. 翻譯之專有名詞首次出現請附原文,文中的數字請用阿拉伯數字。
9. 圖表之編號以1,2,3---為序,中文稿論文或文章以圖1、表1稱之,英文文章請以Figure1、Table1稱之,除複雜統計圖表需要用彩色圖表以利識別外,請盡量用白底黑字清晰之圖表。若圖無法在word中編輯,請盡量提供原稿及圖形之電腦檔案並註明所使用之軟體。
10. 方程式之編號以(1),(2),…為序,中文稿以式(1)稱之,英文稿以Equation(1)稱之。
11. 文獻引用
例1:本量表示依據House & Rizz(1972)的「組織實務問卷」(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Questionnaires,OPQ)與黃俊傑(1995)之「工作情緒量表」修訂而來。
例2:有的研究發現升遷的速度與學歷沒有直接相關(如陳尚民,1993;Mitchell,1986;……)。
例3:Chakravarty and Shtub(1987)incuded setup and invertory carrying costs in their model.
12. 參考文獻與註釋自行擇一使用。
13. 參考文獻(標題14點字、置中)
(1) 參考文獻按照引用的先後次序排列,不用編上序號,將中文文獻資料置於前面,後面接上英文文獻。
(2) 英文論文中,引用的非英文之參考文獻時,其著者的姓名、書名、雜誌名,如原文有英譯者,照英譯名稱;無英譯者均近羅馬文拼音寫出,並附註原文之語言,例如(In Japanese),註於頁數之後。
(3) 參考文獻的著者文6名或6名以內時需要全部列出。為7名或7以上時只列出最初3名,其他以et al.代替。文中引用時,如兩名以,姓氏列出,若三名以上時,現引用第一人,其他以et al.代之。
(4)參考文獻格式請參考下列格式編排:(文獻內文以12點字、左右對齊)
A、書籍(作者,書名,版次,書局所在地,出版書局,年份:頁數)如黃俊英,多變量分析,五版,台北,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1995:132-144。
B、期刊論文(作者,篇名,刊物名,年份,卷號:頁數)(期刊英文名之縮寫,請按SCI等標準縮寫方式)如張政二,”全民健保實施下如何提昇醫療服務品質”,醫院雜誌,28卷,1995,第4期:12-16。
Melnick,W,”Human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 and Damage Risk”,J. Acoust Soc.Am. 1991, 90(30):147-156.
C、學位論文(作者,題目,學校系所別,年份:頁碼)如鐘崑元,”醫院內部稽核系統雛形之建立”,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25-65。
Chen,YG,”A Gross-Sectional Study on Risk Factors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TwoRular Communities,“Master Thesis,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Taiwan University,1990:47-56.
D、學術研討會論文(作者,論文集名稱,會議名稱,地點,年份:頁數)如黃雪玲,”石化工廠緊急操作程序之研究”,1994年人因工程安全衛生國際研討會,台北,1994:25-55。
Ou,Sf,Lee,CW, and Ho,YT, “Lead Poisioning and Macular lesion,Investigative Ophehalmlogy & Visual Science.”
14. 註釋:附在全篇之末,每註另起一行,其編號以每篇論文為單位,順次排列。(如:……生命週期〔註1〕,……)
附件二
「2015樹德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暨高中職學生專題競賽」
報名表
推薦學校:
推薦科系:
論文題目:
成員姓名
|
行動電話
|
E-mail
|
指導教師:(最多二名)
|
|
|
|
|
|
|
小組成員:(最多六名)
|
|
|
|
|
|
|
|
|
|
|
|
|
|
|
|
|
|
|
u決賽當日需小組成員全體到齊方具參賽資格,指導教師則可自由參加。
附件三
「2015樹德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暨高中職學生專題競賽」
切結書
參賽作品名稱:
立切結人為參加「2015樹德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暨高中職學生專題競賽」之參賽人,聲明切結所有參賽作品之理念、計畫(含文字、圖片與內容等)均為原創且未經公開發表,並無抄襲與轉貼他人資料,若經查實發現有任何侵犯他人著作權之行為,同意取消參賽資格與繳回得獎獎勵,所有法律責任參賽者將自行承擔,主(承)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立切結書人
指導教師簽名:
參賽作品作者簽名:
(全部著作權人親筆簽名)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