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dep230
{{ $t('FEZ002') }}人事室|
一、依據行政院於98年2月27日以院授人考字第0980061078號函示:「為力行儉約並求合宜,各機關之會議仍以不供應餐點為原則,惟如會議時間較長影響用餐時間或邀請外部專家學者、外賓與會,或性質較為特殊者,則可由各機關視實際需要於預算額度內提供點心、水果或餐盒」,政府公帑應本儉約原則使用,僅於必要狀況下,提供必要之餐點。
二、爰本部於此基礎上,為保護公務人員健康,建請行政院函文加入健康原則,經貴總處於102年9月27日以總處培字第1020050133號函,提醒各機關「為落實公僕好體能,行政好效能,各機關(構)學校召開會議及辦理活動,請避免供應含糖飲料。」惟經部分媒體錯誤報導,謂有禁止公務員飲用含糖飲料情事,或謂含糖飲料與公僕體能似無關係;實有澄清與宣導之必要。
三、本部之建議並無涉公務員個人之購買或飲用行為,而是對於公費購買與供應之項目,避免以不利健康之飲料為之。
四、含糖飲料不僅會造成肥胖、代謝異常與齲齒,亦會刺激胰島素快速分泌,造成血糖與情緒不穩,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2012年2月份Nature期刊刊登「Thetoxic truth about sugar」文獻中指出,糖與酒精同具不可避免性(unavoidability)、毒性(toxicity)、成癮可能性(potential to abuse)、對社會之負面性(negative impact on society)等4項特性,故需受到規範。該文章亦指出攝取糖會誘導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非傳染疾病,並加速身體老化。果糖對於肝臟的毒性反應和酒精類似,如引起肝功能不良、胰臟炎等。另外糖與癌症、認知能力降低也有關;糖也會影響體內荷爾蒙,降低飽足感及進食後的歡愉感,使人吃進更多食物。
五、公務員開會常處於久坐、高壓力的工作型態,再加上含糖飲料,對代謝與心血管系統更加不利,不僅將影響體力與體能,一旦罹病亦恐造成事病假增加,間接影響公務人力之總體效率及增加健保支出。
六、為增進上班族健康,本部國民健康署與勞委會共同推動健康促進職場,發展支持健康的企業管理政策,減少職場中對勞工身心健康的危害因素,並營造較健康的工作環境與提供員工有利健康的選擇,期能增進個人健康,並亦提振士氣與企業生產力。對於政府機關( 構) 之員工, 本部亦本於相同態度, 希各機關(構)共同努力,關懷及增進員工健康。
七、綜上,為提升公僕健康與效能,降低慢性病威脅,惠請各機關(構)配合於召開會議及辦理活動時,避免供應不利健康之含糖飲料,減少製造健康危害,共同帶動健康採購、友善健康的社會風氣。
{{ $t('FEZ012') }}
{{ $t('FEZ003') }}2013-12-04
{{ $t('FEZ014') }}2013-12-15|
{{ $t('FEZ005')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