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dep301
{{ $t('FEZ002') }}教務處|
壹、緣起
在政策、學術、與實踐的交叉口上,我們一直期待有個涵蓋「中央-地方-學校」的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能在其中扮演整合、協商、與對話的角色。這樣的網絡建構工作既是知識的建構工作,也是經驗的建構工作,更是結構與文化的建構工作。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的「建構中央-地方-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專案小組,就是企圖在這建構過程中,使其轉化與整合的過程更加完備。但這樣複雜的建構工作,卻也說明了它自身的複雜性。總是有許多的問號存在於建構的過程中,而只有依賴更多人的力量,這個問號才會轉換為不斷持續的堅持與對話,成為邁向未來的動力。
然因應全球社會快速變遷和課程與教學改革趨勢,我國急需建立一個具有整體性、系統性的國家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此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超越過去以「學科/領域」為主的「輔導團」概念,而是能做為「課程政策發展與決定」、「課程政策詮釋與推廣」、「教師專業發展與支持系統」、「課程政策評估與改進」夥伴協作機制。為此,本專案小組於98年開始,召開「課程與教學輔導網絡之建構」學術研討會,分別就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之「定位與功能的再概念」、「法制化」、「組織化」、「專業化」等為子題,邀請教育行政人員、課程與教學專長之香港學者和國內學者專家就相關理論與實務進行研討。
今年,我們延續去年的研討會議題,持續去年「法制化」、「組織化」、「專業化」三大議題的探討。除此之外,我們也希望能在此一快速變遷的全球社會下,能重新想像此一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的定位、樣貌及其它的可能性。故今年新增以下的三大主題:「未來定位」、「協助教師深化專業知能」、及「相關理論與實務研究」。
另外,為了廣納不同聲音與意見,本次學術研討會,特舉辦專題演講、專題研討會、論文研討與實務論壇,希冀透過多元活動形式,邀請教育部相關人員、縣市教育局/處相關行政人員、教育領域相關學者專家、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小組課程與教學輔導群、教育部中央課程與教學諮詢教師、縣市國教輔導團團員、中小學校長、教師、家長、教育相關系所研究生及關心此議題之各界人士,就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之相關理論與實務議題進行探討。
貳、徵稿主題
一、中央-地方-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的未來定位探討
(一)中央層級課程與教學輔導組織之定位問題(含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小組課程與教學輔導群及教育部中央課程與教學諮詢教師)
(二)地方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之定位問題
(含輔導團、課督、及其它相關機制)
(三)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之定位問題
(含校長、教務主任、教學組長、教學輔導教師及其它相關機制)
(四)「中央-地方-學校」三層級網絡間,該如何分工與整合?
二、中央-地方-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協助教師深化專業知能
(一)教師課程與教學專業發展的困境和可能
(二)中央-地方-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協助教師專業發展的創新策略
三、中央-地方-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相關理論與實務研究
(一)中央-地方-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如何面對新興議題的挑戰(如全球化、本土化、新移民、風險社會、數位科技、神經科學)
(二)中央-地方-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相關政策、學術與實務之間如何整合
(三)其它國家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相關議題
参、研討會日期、地點
一、日期:
二、地點:淡江大學台北校區D221會議室(臺北市金華街199巷5號)
肆、參與人員
教育部相關人員、縣市教育局/處相關行政人員、教育領域相關學者專家、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小組課程與教學輔導群、教育部中央課程與教學諮詢教師、縣市國教輔導團團員、中小學校長、教師、家長、教育相關系所研究生等及關心此議題之各界人士。
伍、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主辦單位:1.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2.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陸、活動內容
一、專題演講:邀請學者專家進行講座
二、專題研討會:具關聯性的專案成果論文以專題研討會方式舉辦
三、論文研討:徵稿主題論文報告
四、實務論壇:徵稿主題文章發表
柒、論文徵稿方式:採「邀稿」與「公開徵稿」兩種
公開徵稿依照下列時程辦理:
|
論文摘要截稿日期 |
|
公佈通過「摘要投稿」名單與議程 |
|
繳送全文 |
捌、論文審查:依據論文內容,採「論文摘要」外審。
(論文摘要請儘量具體且完整的呈現全文架構)
玖、論文格式
一、論文報告「摘要投稿」:檢附中文摘要500字以內、關鍵詞及投稿人基本資料,摘要投稿格式與規範參見附件1。
二、實務論壇「摘要投稿」:檢附中文摘要500字以內,摘要投稿格式與規範參見附件2。
三、論文全文:以電腦橫打,全文長以一萬字左右為原則,含圖表、文獻以不超過25頁(A4),並依照APA格式撰寫。APA格式規範請自行參照。
四、實務論壇文章全文:以電腦橫打,全文長四千字以上。文章格式得不必遵守APA格式規範。
五、論文格式規定:請參閱附件3。
備註:「摘要投稿」及「論文全文」均採E-MAIL傳送電子檔(Word檔)
拾、研討會聯絡人:助理-
(O):02-86711179
(M):0982-763515
Fax:02-86711165 Email:effy5141@mail.naer.edu.tw
台北縣三峽鎮三樹路2號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研討會相關訊息及文件下載: http://asci.naer.edu.tw/
{{ $t('FEZ003') }}2010-04-19
{{ $t('FEZ014') }}2010-04-30|
{{ $t('FEZ005')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