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dep301
{{ $t('FEZ002') }}教務處|
一、簡介:
台灣目前有32種蛙類,牠們是良好的環境指標及環境教育教材,為了要全面性瞭解台灣蛙類的種類、數量、分布及生態習性,以進行環境監測,需要全台各地的兩棲類志工加入調查行列。目前兩棲類志工主要參與成員為全台灣各地的教師,教師們在參與蛙類環境監測工作時,同時將蛙類生態保育結合各項教學活動。
為了讓教師們增進兩棲類專業知能,本計畫將至全台灣北中南東四地區各進行一梯次「2010校園蛙蛙樂--教師班巡迴課程」,透過研習課程能讓參與的教師增進兩棲類專業知能。藉由蛙類生態示範教案解說、校園棲地營造、當地常見的蛙類等內容,在專業學者的指導下,促使教師能將習得的技巧帶回教學現場,以提升教學能力。同時推廣蛙蛙世界學習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作為教師進行蛙類生態知識的專業學習網絡與資料來源。
二、
指導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主辦單位: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台北縣立烏來國民中小學
台中縣中華國民小學
花蓮縣中正國民小學
屏東縣東興國民小學
三、
1.辦理時間、地點:全程室內課程,共計7小時。上課期間及地點分為北中南東四個梯次,詳見以下各地區的上課時間及地點。
2.招生名額:每梯次招收35人。
3.招生對象:有興趣的教師、兩棲類志工。(以教師優先)
4.費 用:全程免費。交通、保險自理。
5.報名方式:
報名網址:http://e-learning.froghome.org/。
6.聯絡電話:03-8227106 分機1530 方小姐 E-mail:froghome@mail.ndhu.edu.tw
7..研習時數:在各縣市教育局處核發後,將發給7小時的教師研習時數。
四、講師簡歷:
楊懿如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副教授
李承恩 國立台灣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 博士班
施心翊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助理
方雅芬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助理
五、各地區的上課時間及地點
梯次 |
區域 |
上課日期 |
上課地點 |
第一梯次 |
北部 |
|
台北縣立烏來國民中小學(台北縣烏來鄉啦卡路5號) |
第二梯次 |
中部 |
|
台中縣中華國民小學(台中縣太平市大源路1-20號) |
第三梯次 |
東部 |
|
花蓮縣中正國民小學(花蓮縣花蓮市中正路210號) |
第四梯次 |
南部 |
|
屏東縣東興國民小學(屏東縣東港鎮興東路43-1號) |
六、課程表
1.室內課程:
上課時間 |
課程名稱 |
內容說明 |
講師 |
9:00-11:00 |
台灣的兩棲類生態教學簡報示範 各區域主題如下: 北部:聽青蛙在唱歌 中、南部:有趣的蛙類生活 東部:多采多姿的蛙類世界 |
1.認識兩棲類生態與保育。 2.蛙蛙世界學習網示範簡報教學。 |
楊懿如 |
11:00-12:00 |
校園蛙類棲地營造 |
介紹校園內可營造蛙類生活環境 ,讓學生喜愛及關心生活周遭的蛙類可實踐棲地保育。 |
施心翊 |
12:00-1:30 |
午餐 |
|
|
1:30-3:30 |
常見的蛙類介紹及辨識 各區域主題如下: 北部:台灣北部的青蛙 中部:台灣中部的青蛙 南部:台灣南部的青蛙 東部:花東的蛙類 |
1.介紹當地的常見蛙類 (依北中南東區域區分) 2.猜猜我是誰蛙類辨識遊戲 |
李承恩 |
3:30-4:30 |
蛙類在環境教育上的應用- 以蛙蛙世界學習網為例 |
介紹蛙蛙世界學習網設計及內容,提供多元化環境教育教學應用類型。 |
楊懿如 |
4:30-5:30 |
製作我的青蛙圖鑑與分享 |
1.應用「蛙蛙世界學習網」實際操作 2.課程分享 |
楊懿如 方雅芬 |
2.夜間觀察:
(1)各場次6:30-8:30,不列入研習時數計算。
(2)自由參加。
(3)各場次觀察地點,將於該課程行前通知時公布。
(4)晚餐、交通、保險、入園費等請自理。
{{ $t('FEZ003') }}2010-02-10
{{ $t('FEZ014') }}2010-02-21|
{{ $t('FEZ005')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