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dep401
{{ $t('FEZ002') }}健康中心|
台灣地區每當春夏之交,在工廠、倉庫、車庫、甚至於住家,常有跳蚤發生;
生活起居於同一環境空間的人員,被叮咬得奇癢難忍,甚至於抓破皮形成皮膚病。被跳蚤叮咬有別於被蚊蟲叮咬,當跳蚤叮咬人時,會分泌一種出血唾液,破壞人體皮膚之表皮組織,使得被叮咬部位除痛癢外,並出血;所以皮膚上留有紅點;而且跳蚤叮咬時不僅只叮咬一處。被跳蚤叮咬另有一特徵,即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此乃因跳蚤擅跳,一躍可達二、三十公分(所以才叫做『跳蚤』);又跳蚤的成、幼蟲多棲息於地板的塵芥內,羽化的成蟲自地面跳上來咬人,所以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
跳蚤會傳播多動的傳染病,諸如鼠疫,係由印度鼠蚤傳播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鼠疫桿菌遍布於地球溫熱帶地區之鼠群;除印度鼠蚤外,亦有數種蚤類是次要病媒。印度鼠蚤糞便另可傳播立克次體之鼠型斑疹傷寒。此立克次體亦存在於鼠群,並由蚤類媒介傳播給人。此外,蚤類為狗、鼠、寵物及人體多種腸道寄生蟲之中間宿主。有些人或動物對蚤叮咬特別敏感,奇癢難忍,呈過敏現象,有的人則不痛不癢,毫無感覺。
二、跳蚤之生態習性
跳蚤為昆蟲綱隱翅目(Siphonaptera),個體極小、側扁、無翅。成蚤寄生於溫血動物吸血,全世界已命名之種類2237種台灣34種,95%寄主要哺乳動物,人類為唯一被寄生之靈長類,其餘5%則寄生於鳥類。各種蚤類各有其寄主選擇,但找不到最佳寄主吸血時,亦會寄生於其他動物。
為了有效防治跳蚤,首先必須對跳蚤的生態習性有所瞭解,跳蚤的生活史完全變態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四期,整個生活史約15-33天成長。
1、卵:雌蚤通常在寄主身上產卵,但卵無法粘附住寄主,因而掉落在地上或寄主之窩巢。卵呈卵圓
形、色淡、光滑、常混以塵芥,肉眼可見。在溫暖季節,數日內孵化成幼蟲。
2、幼蟲:淡黃、蠕蟲狀、眼瞎、忌光、咀嚼式口器,以塵芥裡的有機質及成蚤未消化之「血便」為
食。幼蟲蛻皮兩次三齡,夏日一週內老熟化蛹。
3、蛹:蛹產於繭內,且常覆蓋一些有機碎屑,所以難得一見;溫暖季節蛹期5天。
4、成蟲:當寄主動物趨近蚤蛹時,蛹受到震動或寄主體溫之影響,即羽化為成蟲;成蟲在吸血前後
均極耐飢。據稱在缺乏食物之下,可耐飢一年之久。成蟲在不吸血時,常隱身於地板之隙裂
縫、地毯、粗糙的纖維或一般的塵芥碎屑裡。
三、跳蚤的防治
(一)真空吸塵器處理:
在藥劑處理以前,吾人可以使用真空吸塵器針對建築內幼蚤的孳場處,廣泛的吸塵處理。
1、寵物睡覺的地方(如果養有寵物)
2、傢俱底下
3、墊子底下及傢俱之後
4、地板及地板與牆角之隙裂縫
5、所有地毯
6、所有櫸木地板(尤其是隙裂縫)
7、櫥櫃底下
使用真空吸塵器可以將棲息於地板塵芥裡的跳蚤卵、幼蟲、蛹、成蟲以及幼蟲賴以成長維生的食物─血便吸除;可以將藏身於地板隙裂縫、地毯上的跳蚤清除乾淨。在跳蚤防治過程,真空吸塵器吸除為一重要的步驟。惟真空吸塵器,在使用前要將集塵袋先以殺蟲劑噴灑處理,俾吸得的成蚤先以殺蟲劑擊昏甚或致死。吸塵過後要連同吸除的塵芥,用塑膠袋包妥,送交垃圾車清除焚化。
(二)寵物之窩巢要定期以殺蟲劑處理、墊褥要清洗或換新。寵物的窩巢或墊褥常會累積大量的跳蚤成蟲、幼蟲、蛹及卵。
(三)家裡的寵物定期送請獸醫院作除蚤處理。
(四)殺蟲藥劑處理。
當處理深厚或有絨毛的地毯時,需要多噴灑一些藥劑。在藥劑處理過後,要用耙子把化學藥劑耙入厚地毯之深處。還有,厚地毯要翻開其背面處理。傢俱只要處理底部,墊子要表面兩面都處理。記住,不要忽略了儲藏室等小房間;將地面上所有的東西移開,地面全面的處理。
殺蟲劑噴灑,僅能撲殺跳蚤成蟲及幼蟲,卵則無法消滅。因此,藥劑處理過後1~3週,卵孵化出來,可能會造成跳蚤復發,因此必須再做第二次的處理。
跳蚤防治處理後,在離開建物以前,檢查天花板區域,有時天花板有漏洞,流浪貓等動物會從這裡侵入,再帶來蚤患。因此,天花板地點也要適當處理。
(五)室外處理
建築物室外地面、地下室、草坪、走廊、紗門、紗窗、窗門框、庭院、汽車房、車庫、小路之隙裂縫、貓窩、狗舍、可以用殺蟲劑殘效處理!
{{ $t('FEZ003') }}2015-07-10
{{ $t('FEZ014') }}2015-09-28|
{{ $t('FEZ005') }}98|